看杀卫玠孤独灵魂的回归写乎

北京中科医院 https://yyk.39.net/hospital/89ac7_map.html

文/木东

李栋,笔名木东,居于长安,八零后码字人,爱文字爱生活,文字散件于刊物及网络平台,生活里有诗和远方。

死亡对每一个人来说它都是避免不了也回避不了的,因为每个人都会有那么一天。死亡的方式多种多样,作为哲学命题也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有人说人死如灯灭,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也有人说死亡是肉体的死亡,和思想无关。

我认为死亡是美丽的,甚至是高尚的美,是涅槃是重生。就像这世间从来都不缺帅男美女,也从来没有完美无瑕,这完美只存在于人们的美好期望之中,接近完美的人是少有的,面对死,没有人是绝对平静的,可是被人“看杀”是多么浪漫和美妙的一件事情啊。

如果死亡都算的上是美事的话,那卫玠是当之无愧的,在最美的年华香消玉殒,给后人留下无限的遐想空间,可以说羡煞旁人。

卫玠,(年—年),字叔宝,河东安邑(今山西运城一带)人。晋朝第一美男子。生于西晋武帝太康七年(年),样貌俊美,为众人仰慕。当时著名的玄学家、清谈家、官至太子洗马。

其祖父卫瓘,西晋惠帝时位至太尉,其父卫恒,官尚书郎,著名的书法家。卫铄,卫夫人是他的姑姑,也是当时著名的书法家,她是”书圣“王羲之的书法启蒙老师。

27岁时,怀帝永嘉六年(年)卒于南昌。

1、美得其所,沉默的孤独者

凡史料记载的卫玠的事情,鲜有正面的描写,大都是借他人之口和眼。

《卫玠传》有云:”玠字叔宝,年五岁,风神秀异。祖父瓘曰:’此儿有异于众,顾吾年老,不见其成长耳!”用现在的话来说,卫玠五岁的时候他祖父卫瓘就说,这个孩子与众不同,可惜我年纪大了,见不到他长大的样子啊。

而次年爆发的“八王之乱”,祖父、父亲以及家族中男子皆被杀,许是上天眷顾,许是上天惩罚,出事的那天他和一个哥哥正好在外求医,逃过此劫。只是他幼小的心灵还没有来得及消化失去亲人的痛楚,三天以后却又一次的听到家族无罪的通告,有罪也好无罪也罢,亲人亦不能复生。

此后他跟随母亲在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中过日子,感受过生死变幻的人,拥有一颗柔软的内心,他细心、敏感对待生命倍加珍惜,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甚至每一种生命。儿时的经历会伴随一生,也会陶染其一生,就算成年以后对待身边的人和物也是会受其影响。

仅仅相貌的美还不足以让世人仰望,万众瞩目,生于霍乱时代却丝毫没有影响他纯净的心思和孤独的灵魂,很小的时候就扎进了学习的乐趣中,家世优良的他根本不用选择,家里就会提供非常好的而且是有甄别的书籍资料,史料记载卫玠擅玄学,清谈,在这些光芒的掩盖下,精通书法已被人们抛之脑后。

其父本就是当时有名的书法家,连姑姑的书法也是一流的,这样的家庭环境,卫玠的书法也是非常卓越的,只可惜,这个接近完美的男人却什么都没有给我们留下。

卫玠身体不好是众所周知的,母爱如水,聪慧如他,没有哪一个母亲愿意看着羸弱的孩子在被说话所累及,更何况这个孩子是他用生命保护的对象,他的言谈也让一个女人害怕,害怕那个噩梦再一次突然袭击降临到这个风雨飘摇的家庭和这个饱尝亲人分离痛苦的璧人,母亲禁了他的言即是对他身体的保护更是对他生命的呵护。这就是母爱的伟大之处,宁可他做天下最普通的人也要让他活下去。

卫玠遵从了母命,他用自己的行动把儒家的“父母命不可违”发挥到了极致,也把对母亲的爱发挥到了极致,哪怕是放弃自己最大的爱好,他知道母亲的辛苦,更知道她的用意。

饱受过痛苦滋味的人,是不会轻易向人展示和流露他的痛苦,母亲的禁言和内在的沉静让他在爱的独处中学会了沉思;让他在精神世界里得到了极大的自足和丰富;给他成为那个时代清谈和玄学的代表人物做了良好的铺垫。孤独带给他的不仅仅是寂寞,还有自身的学习和修养,可惜的是那个时代的清谈大都是口耳相传,并没有文字记录的。

崇尚老庄哲学的他骨骼清丽,姿态飘逸,他把老庄的哲学融进了自己的内心,流露到四肢神经末梢,沁入到他的肌理和细胞,所以他的美不仅是表面的,连神态都满是恣意和洒脱。

2、忧郁和孤独的缔造者

自然而然的美在男人身上加上一些温柔也不失为另一种美吧。卫玠就属于这类的,他的忧郁气质是与生俱来的。这个赞誉让卫玠有了一个新高度,不光是长相美,谈论起事情来也是头头有道,这说明他内在的修养是极高的。

多思是造成他忧郁美的一个重要因素,他思考问题没有答案,都能急出病来,为什么,那他到底的思的是什么问题呢,他在思考生活和梦的关系,这个和弗洛伊德有相似之处,想象着假如他要是能和弗洛伊德在一起讨论一下、清谈一番,我想这个问题就轻松解决了。

可惜卫玠啊,独自思考到自己忧郁成疾,他的忧郁不是装出来的,他是参透了道家,隐藏了儒学,把《周易》的生生不息,循环往复,甚至把形而上也参透进去,这样的孤独和忧郁是有着涵盖一切人类生存和生命的功底,从这方面来说他是孤独的哲学家。

他的孤独哲学是对人性、命运的思考,也有了朦胧的把握和追求。看的太透彻的人往往会觉得生活要么生无可恋,要么无比珍惜和洒脱,卫玠做了后者,与亲人之间与亲人阴阳两相隔,那样的孤傲,使他不见喜怒于色、无喜怒于脸,不是不见,而是他把喜怒深藏于心底的一隅,让孤独陪伴他在的灵魂里,也只有孤独才能够配得上他的忧郁和他的灵魂。

他孤独,但是不孤僻,与人清谈的时候表现出非凡的气度和专业水准、对生命、灵魂的理解

《卫玠传》有云:“琅琊王澄有高明,少有推服,每闻玠言,辄叹息绝倒。澄及王玄、王济并有盛名,皆出玠下,世云‘王家三子,不如卫家一儿’”。这个用现在的话就是,琅琊王澄很有名望,很推崇别人,每次听到卫玠的言论,就叹息倾倒,所以呢当时流传一句话说“卫玠谈道,王澄倾倒”。

王澄表现出的不仅仅是对卫玠学识的佩服,更多的是被他被卫玠个人魅力所吸引吧。

他的谈论应该是不盲目积极,不消极悲观,质生死予夺外的洒脱,和对内心世界的极度向往。自古文人相轻,为一个话题争个面红耳赤,争个你高我低,绝对是针尖对麦芒,毫不相让,有时候甚至是大打出手,有辱斯文。

卫玠清谈不光是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心中充满了像佛一样的大悲悯,他待人和蔼,言谈点到为止,不会用攻击性的言语去伤害任何人,这是他良好的教养还有幼时的经历有关,与他参透玄学、宿命有关,他珍惜并尊重每一个人,他更懂得在平时的话语和闲谈中保护自己,这种保护是他的本能反应。

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有一段话写魏晋时期的人们的思想:“从经术到到宿命,从鬼神迷信到道德节操的怀疑和否定基础上产生出来的,正是对外在权威的怀疑和否定,才有内在人格的觉醒和追求。只有人必然要死才是真的,只有短促人生中总充满那么多的生离死别哀伤不幸才是真的。”

3、孤独的灵魂有了归宿

魏晋是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割据政权的政治怎一个“乱”字了得,其程度丝毫不亚于今天的中东地区,但那个时候的文化氛围却是相当的繁荣,可以说是另外一个“百花齐放”,在中国文学史上也是蔚为大观。

这是即春秋之后“玄学”被推上了历史的另外一个巅峰。

当时的思想界主要趋势是崇尚老庄,高谈玄理,不管事务和行为放诞,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掷果盈车”“看杀卫玠”了。

玄理之风盛行,文人雅士或三五聚集或饮酒畅谈不是真正的去了解他,发扬它,而是作为一种心灵的慰藉,当时清谈流行的程度,看王羲之《兰亭序》便可略知一二。

西晋沦亡,中原大地尸身血海、白骨荒丘,故国家园已无法容身,贵族势利大举南迁,卫玠也不例外,带着母亲流亡南方,在这一次的“旅途”中,卫玠对自己全身心进行了高度的整合,由于长时间的跋山涉水,一路上看多了草芥一样的生命,潇洒飘逸的他相信轮回的内心也再一次冲破了自身的阻碍和局限,生命如此脆弱,亦如当年自己家的事情一样,没有理由、没有对错,只有生死。忧郁又加深了一层。

一般来说,没有人愿意长期孤独,更没有人愿意长期的忍受孤独。

只是被人倾听和赞美对于一个孤独的人来说是不够的,卫玠想寻求更高、更久远的话题,虽然他内倾孤独,可是他也需要被理解和倾听,这就是这位孤独者在后来遇到谢鲲的时候他彻底打开了自己的思想和话匣子,激发了他谈论的欲望,唤醒了他灵魂深处最弱的那一点,当他拖着疲惫的身体与另外一位灵魂的孤独者彻夜而谈的时候,他的灵魂得到了释放,再一次感觉到了儿时的温暖,他不光需要交谈,他还希望倾听另外一个孤独的心,孤独的灵魂。

知音难觅,茫茫人海中遇到了,他连自己的生命都不顾了也要同他畅谈一番。这也正是悲剧的所在,因此成疾,到建康城的时候,人们争相看这个传说中的美男子,又说是由于里三层外三层的包围空气不流通,最终落得被人看杀的凄美的故事。

我更愿意他是在欢呼的人群中带着自己孤独的灵魂上路的,只不过向世人证明他选择了自己独特的方式。在最热闹的人群中孤独的离去,他留个人们的只有永远的感叹、永远的迷。

这个自身带光,有着姣好的面容,淡淡的愁容与哀伤,口若莲花般的优雅的谈吐,终于逃脱了岁月的罗网,在人们心中停驻在那美好的芳华。

一代美男就此作罢,去了他该去的地方,那一刻的灵魂找到了自己的来源和归宿,他承受了太多,时间在他心灵上和身体上的印痕,他用了最美丽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短暂的生命,也许是他看透生活的可悲与怜悯,也许生命对他本无所谓,他连死都那样的让人意想不到、那样的美丽绝伦。没有给这尘世留下丝毫的喘息之机。

4、现代人的寂寞不是孤独

现代的人动不动就说自己孤独、忧郁了,忧郁和孤独说的更多是灵魂以外,形而上吧。

我理解那应该只能称之为寂寞吧,而寂寞是表面的,寂寞了我们做什么,不是去思考,不是去独处,不是去拷问自己,而是约三五好友畅饮泡吧,甚至出现群体性的狂欢,完后各回各家,有的人与人之间不过一面之缘,这种狂欢后的落寞表现为不愿意或者害怕独处,非要找个人来证明自己是个活人,还能喘气,在与人喋喋不休的争论中,更多的是刷存在感。

旅游又何尝不是害怕独处的另外一种更为高级的模式呢,旅途中我们卸下了伪装,变得平和了,可是有多少人是真正的在旅途中来荡涤自己的心灵,心灵放空,远离喧嚣和尘世,去感知景色以外的灵魂上的旅行。真正的灵魂旅行哪怕是你到郊外一处空地,一本好书,一个禅坐,有伴或者无伴你都能悠然自得,满意而归。

还有很多人说我的职业是我不喜欢的,不是我真正想要的,可你是否问过自己的内心,你想要的是什么,你喜欢的是什么,答案是肯定的,每个人都有。反过来你为理想付出过多少,为你的爱好努力过多少?没有付出和努力只能说明你的理想和爱好还不足以让你痴迷,让你疯狂。

我们还是走在向灵魂朝圣的路上,这条路每个人的走法不同,有人结伴而行,有人孤独前进,你不明白别人的热闹,别人也不会明白你的孤独,没有哪个人可以跟你分享孤独的感受,希望我的灵魂也是孤独的,拥有了孤独的灵魂,也就找到自己的天堂。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若不喜欢,敬请留下批评,分享您的见解。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ikangzx.com/tkxls/11556.html